您目前的位置:首頁  工作動態(tài)

循紅色足跡!“閃閃紅星隊”暑期社會實踐

本站訊 正值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理應了解黨的歷史,接受黨的教育,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暑期進行時,“閃閃紅星隊”實踐團隊以“走讀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為主題,分別前往湖北省武漢市、浙江省杭州市開展調(diào)研,堅持在實踐過程中追尋紅色足跡。

  第一站——武漢市辛亥革命博物館。717日,身在武漢市的團隊隊員張皖來到了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的辛亥革命博物館。該博物館是武漢市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而興建的一座專題博物館,集陳列展示、文物收藏、宣傳教育與科學研究等功能于一體,是辛亥革命專題博物館中展覽規(guī)模最大、陳列科技含量最高、復原場景最多、參觀導覽系統(tǒng)最全的博物館。

辛亥革命博物館基本陳列《共和之基——辛亥革命歷史陳列》分為晚清中國、革命原起、武昌首義、創(chuàng)建共和、辛亥百年五個主題,且分別設在第一到第五展廳。張皖同學以歷史發(fā)展為順序,依次進行了參觀與學習。

首先來到的是地下一層的晚清中國主題展廳,走進展廳,昏暗的燈光下,走道兩旁的柱式石碑上赫然鐫刻著我國當年與外國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的名稱,一下子就讓人們感受到了晚清那段喪權(quán)辱國的歷史。

參觀完第一展廳之后出來,上樓梯來到第二層繼續(xù)參觀第二展廳。第二展廳的主題是革命原起,進入展廳,首先看到的是各地的革命思想傳播和革命團體的建立。思想的傳播主要表現(xiàn)在各地革命思想家創(chuàng)刊宣傳革命,比如民報、湖北學生界等。

緊接著便來到了武昌起義展廳,19111010日,武昌首義的第一槍成功打響。走進復原的武昌老街道,仿佛置身于1010 日晚的武昌城,讓我們重溫歷史的時刻。

第四展廳里,一組人物蠟像展示了孫中山的就職典禮,展廳的天花板上懸掛著鮮艷的五色旗,預示著中華民國的成立。從“開眼看世界”到洋務運動,從戊戌變法到義和團運動,再到辛亥革命,我們譜寫了一段追求民族獨立富強的樂章

百年辛亥,風云激蕩。最后一個展廳里詳細記錄了后人緬懷辛亥革命,保護修繕舊址遺跡的故事。百年崢嶸,百年巨變。首義之城武漢傳承“敢為天下先”的首義精神,不斷努力創(chuàng)新,煥發(fā)出新的面貌。

歷史或許會褪去顏色,卻定會留下令后人緬懷的痕跡。辛亥革命已成為國人難以忘懷的一段歷史。偉大的革命精神鼓舞指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定要肩負起振興民族的重任,開創(chuàng)復興中華的大業(yè)。

  第二站——武漢市辛亥革命博物館。718日,身在武漢市的團隊隊員張皖繼續(xù)來到了位于湖北省武漢市的武昌起義紀念館。

因主體建筑為紅磚砌墻、紅瓦覆頂?shù)募t色兩層樓房,武昌起義紀念館又稱“紅樓”。它是于1981年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時,在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的基礎上建立的。接下來,讓我們跟隨張皖同學的步伐一起回顧這段崢嶸歲月。

19111011日,取得武昌起義勝利的革命黨人,在這里組成中華民-政府鄂軍都督府,宣布廢除清宣統(tǒng)年號,號召各省響應武昌起義,推翻滿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從而開啟了劃時代的民國之門

佇立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碧樟廣場和花壇噴泉,廣場中央上豎立著民國二十年(1931年)鑄造的孫中山先生的銅像,武昌起義的勝利,促使清朝走向滅亡,是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

雕像后便是紀念館的正門,兩面鐵血十八星旗迎風飄揚,彰顯著革命圣地的莊嚴與肅穆,十八星旗是長方形,紅底,又稱首義之旗,是武昌起義勝利的標志。中間一黑色大九角星,九角星的邊線交點上點綴十八個黃色小圓,十八顆星為十八個行省,以此代表全國,寓意為全體漢族同胞團結(jié)起來,以鐵血精神推翻清王朝。

進入紅樓會發(fā)現(xiàn)目前館內(nèi)現(xiàn)有兩個基本陳列。一是舊址主樓的《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再現(xiàn)了鄂軍都督府成立之初的情形;二是位于議員公所舊址的《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全景式地介紹了武昌起義、各省響應和中華民國成立的經(jīng)過。

《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復原了鄂軍都督府成立之初的主要機構(gòu)及辦公陳設,包括鄂軍都督府會議廳、外交部、軍事會議室、參謀部、各部稽查長室、總監(jiān)察長室、謀略會議室、軍令均無不以及黎都督起居室等辦公及休息機構(gòu)。1912410日,孫中山先生專程訪問鄂軍都督府,在這里發(fā)表了重要演說。會議廳后壁上可見鄂軍都督府發(fā)布的第一張布告,布告既宣示了革命黨人與清王朝的決裂,也反應了武昌起義與孫中山和同盟會的密切關(guān)系。

隨后我們跟隨張皖同學的腳步進入《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展覽館,序廳的人物群像就給予我們極大的震撼,這是一組首義人物群像,它凸現(xiàn)了普通人在武昌起義中的作用。旨在說明,武昌起義,是由湖北新軍中的中下級軍官及士兵組織和發(fā)動的這一歷史事實。

繼續(xù)向后看去,歷史的畫卷鋪陳開來:第一幅畫卷的主題是“風動漢上”,詳細介紹了武昌起義的歷史背景;第二幅畫卷的主題是“武昌起義”,介紹了武昌起義的經(jīng)過;第三幅畫卷的主題是“走向共和”,介紹了鄂軍都督府成立,陽夏保衛(wèi)戰(zhàn),各省響應,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清帝退位等歷史內(nèi)容;第四幅畫卷則以“復興之光”為主題,主要是后人為紀念辛亥革命的武昌起義所設。

參觀完武昌起義紀念館,我們的耳畔,仿佛回響著孫中山先生的哲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激勵著我們?yōu)檎衽d中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第三站——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8月上旬,團隊成員韓小利來到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處于國家重點風景名勝杭州西子湖畔的云居山上,北接吳山天風,南鄰萬松書院;東眺錢江浩蕩,西瞰西湖水光瀲滟。據(jù)20215月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官網(wǎng)顯示,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包括: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碑、大型銅浮雕壁、大型花崗巖群雕、紀念廣場、上山甬道、上山車行道、停車場、園林小品等20多個建筑項目??傉嫉孛娣e7萬平方米。27米的紀念碑,呈風帆型,正面鐫刻陳云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鍍金大字,從中我們感受到了那些革命烈士的偉大,雕塑壁長82,4.5米蜿蜒曲折,寓意錢江潮水是中國目前最大的銅浮雕壁,洶涌澎湃愛國意識迅速被喚醒。

1985年興建紀念館工程占地約7萬平方米包括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碑、大型銅浮雕壁、大型花崗巖群雕紀念碑、廣場、甬道、車行道、服務網(wǎng)點和園林小品等。

看到老一輩革命先輩們的在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下仍然心懷崇高理想,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爭取利益,建立新中國,無數(shù)中華兒女為了民族的獨立、人民的幸福和祖國的繁榮富強,前仆后繼,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美好的今天。我的心情更加沉重,深知當前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何其幸運,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年代,唯有自奮自強,努力奮斗,才能不負先輩,不負黨和國家。

至今,歷經(jīng)風雨迎來百歲的中國共產(chǎn)黨,仍有一顆年青的心臟。疫情反復,自然災害頻發(fā),中國共產(chǎn)黨在最坎坷的民族仍用最矯健的身影帶領全國人民向著幸福奮斗。

通過此次實踐,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無論是革命先烈奮起抵抗的頑強,還是國家大難面前全國各地團結(jié)一致的共抗難精神,我看到了中國人的傲骨和中華民族的勇敢、拼搏、自強不息。

通訊員:王曉菡 李文慧 韓小利 圖:張皖 韓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