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韻海大 ——新生的新家

作者:陳博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人員機構發(fā)布時間:2004-09-04 字號:

     海大擁有屬于自己的獨特魅力:學校概況,特色顯著,有容乃大;校園風景山水相融、古樸典雅;人文底蘊,博采眾家,簡約深厚……

 歐韻海大,雕刻屬于自己的迷人

    走過了六月的熱血沸騰與驚心動魄,來到了高考泅渡的彼岸——大學。帶著欣喜,或者還有些許酸楚,在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安下新家——海大,四年不懈的追求便要從這里開始了。
    走進陌生的校園,這里沒有未名湖畔的光斑色斕,沒有博雅塔的影肅魂穆,但這里有八關山的曉風明月、晨霧蕭雨,尖頂紅樓內(nèi)“夜來臥聽風吹雨”的詩情畫意;這里沒有燕園建筑巧奪天工的古樸,卻也有海洋館、水產(chǎn)館的新哥特式神韻;這里沒有清華園的荷塘月色,但有勝似仙境的櫻花瓣雨,一言以蔽之,海大同其他名校一樣,擁有屬于自己的獨特魅力。

 學校概況∶特色顯著,有容乃大

 依山傍海、風景秀麗的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chǎn)學科為特色,包括理學、工學、農(nóng)(水產(chǎn))學、經(jīng)濟學、文學、醫(yī)(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等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始建于1924年,歷經(jīng)私立青島大學、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山東海洋學院、青島海洋大學等歷史時期,200210月經(jīng)國家教育部批準,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學校分魚山、浮山和嶗山(在建)三個校區(qū),設有海洋環(huán)境、信息科學與工程、化學化工、材料科學與工程、生命科學與技術、海洋地球科學、工程、管理、經(jīng)濟、外國語、文學、法學、數(shù)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繼續(xù)教育、高等職業(yè)技術、公共管理、國際聯(lián)合教育、新聞與傳播等20個學部、學院(系),69個本科專業(yè)。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準的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F(xiàn)有海洋科學等7個博士后流動站,擁有并覆蓋39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和7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擁有海洋、水產(chǎn)、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生物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大氣科學等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0個領域具有專業(yè)工程碩士授予權。
    學校現(xiàn)有在冊各類學生
19000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3000余人,留學生800余人。一批國內(nèi)外的知名專家、學者在校治學和執(zhí)教: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博士生導師200余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2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王蒙先生擔任我校顧問、教授、文學院院長,著名畫家范曾先生擔任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理查德·恩斯特(Richard Ernst)、羅伯特·胡博(Robert Huber)、瓦爾特·科恩(Walter Kohn)、魯?shù)婪颉ゑR庫斯(Rudolph Marcus)、理查德·羅伯茨(Richard Roberts)等5位諾貝爾獎獲得主受聘為名譽教授,張煒、畢淑敏、尤鳳偉、余華、遲子建等國內(nèi)知名作家受聘為首批“駐校作家”,還有500多位國內(nèi)外專家、學者組成的“客座教授團”以及來自十幾個國家的40多位博士組成的“海外教授團”。學校共有70余個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具有不同專業(yè)特色的實驗室,擁有供教學、科研使用的3500噸級海洋綜合調(diào)查船——東方紅2號。

校園風景山水相融、古樸典雅

   相對于清華的華貴氣派,北大的莊重典雅,浙大的氣勢磅礴,海大顯得多少有些小巧玲瓏、古樸端莊,但這里卻不乏名人大家的歷史足跡,享譽中外的一代學術大師們?yōu)楹4蟮於松詈竦奈幕滋N。
    站在八關山上,遠遠望去,海大的魚山校區(qū)淹沒在一片綠色的海洋里,其中點綴著歐式建筑的點點紅頂。校園歐式建筑群,同周圍的張道藩舊宅、“寒碧山莊”、
赫崇本故居、梁實秋故居等旅游景點相映成趣,營造出濃濃歐韻情調(diào),深深學術氣息。在曲折綿延的青島灣畔,不算巍峨的八關山也透著份偉岸。而浮山校區(qū)的布局則體現(xiàn)著現(xiàn)代化大學的快節(jié)奏格調(diào)。地處繁華的香港東路,建筑風格簡潔明快,海爾經(jīng)貿(mào)學院的巨幅標牌在附近商業(yè)公司的環(huán)繞中顯得格外醒目。前來就讀的職業(yè)白領們出出進進,而行色匆匆的在校學子身上散發(fā)著年輕人的激情和涉世未深的清純。

    走進海洋大學魚山校區(qū),直撲眼簾的是一座古樸典雅的建筑。大門是拱形的,樓內(nèi)的樓梯前也有拱形廊柱,而樓梯卻像登山的階梯一樣完全是石頭打造,顯得古雅、莊重而又充滿異域情調(diào)。它就是著名的“六二”樓,作為青島解放的紀念,成為海大的標志性建筑。

    在中國,能夠擁有一座山的大學可謂鳳毛麟角,武大有珞珈山,海大有八關山。八關山不高,只有七八十米,偏于海大一隅,但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梁實秋、聞一多、都在此覓過文思,臧克家、老舍在此找尋靈感,這便使八關山陡然高大、神圣起來。

    環(huán)繞魚山校區(qū),青島山、小魚山、信號山散落在周圍,棧橋、第一海水浴場像一帶藍色長廊,海大由此平添了幾分鐘靈毓秀。

 人文底蘊∶博采眾家,簡約深厚

20世紀30年代,海大是青島的人文核心。楊振聲、聞一多、梁實秋、沈從文、吳伯蕭、 藏克家……一大批文學大師曾在海大任職、任教或者求學,為我們留下彪炳千秋的宏篇巨著,成為我校留下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更為青島這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作家王統(tǒng)照在這里寫成了氣勢磅礴的巨著《山雨》、著名散文《青島素描》和詩集《這時代》;民主斗士聞一多先生在這里創(chuàng)作了震驚詩壇的偉大詩篇《奇跡》;老舍先生在這里完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沈從文先生在這里創(chuàng)作了小說《八駿圖》;散文家吳伯簫創(chuàng)作了《山屋》、《島上的季節(jié)》等散文名篇;
翻譯家梁實秋開始了《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工作;詩人臧克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烙印》和另一本詩集《罪惡的黑手》。

    海大有幸,山海有情。是她,激發(fā)了這些天才作家的靈感,創(chuàng)作出這些偉大的作品。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作家和作品,海大園的八關山才顯得更加巍峨,碧海才更加廣闊,海大人才更加睿智。

    斯人已逝,往事悠悠。為了重振海大人文精神,延續(xù)海大
80年豐厚人文底蘊,近年來,學校廣泛邀請國內(nèi)外名家來校講學。聘任王蒙先生為我校顧問、教授、文學院院長;尤鳳偉、畢淑敏、余華、遲子建、張煒為駐校作家,更是擴大了海大人文學科在國內(nèi)外的影響。

    有著
80年風雨歷程的海洋大學,像一位搏擊長空的勇士,譜寫屬于自己的壯志凌云,又像一位含辛茹苦的母親,用心呵護自己的學子。八十年的風雨,八十年的磨礪,風雨磨礪輝煌??赡芎4筮€有不完美的地方,可能海大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方面,但我們的眼睛見證了海大一天天日新月異的變化。站在新世紀的起點上,海大將不斷續(xù)寫自己的輝煌里程。正如管華詩校長在2004年畢業(yè)生畢業(yè)典禮上所說:“我們學校非常重視規(guī)劃,把重點放在建設上。在國家教育部的領導下,根據(jù)國家的有關精神,我們學校要建立成為有特色的綜合大學。爭取在我校建校100年時,在國際上有自己的位置。學校正在按照規(guī)劃走自己的路,并且會越走越好。”


 
記者:陳博           編輯:王新艷   許方輝

編輯:系統(tǒng)管理員

責任編輯:系統(tǒng)管理員

  • 新浪微博
  • 微信朋友圈
  • 微信好友
  • QQ空間

回瀾閣

>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