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風云如故 王緒杰淺談民國那些事兒

作者:鄭昕怡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人員機構發(fā)布時間:2014-11-21 字號:

激情演講

    本站訊 “有雨的黃昏,總有些清冷、寂寞,甚至惆悵,那惆悵,似籠在黛色屋頂的煙靄,潤濕、寂寥、迷蒙;那惆悵,似一領斜掛在河畔屋檐下的蓑衣,密密編織著南朝舊夢,在廣闊的雨的空間自由衍生……”歲月已晚,恍惚百年。11月20日晚,在教學四區(qū),來自文新學院的老師王緒杰為同學們帶來一場精彩的講座。本場講座由中國海洋大學校團委主辦,中國海洋大學校研究會承辦。近兩個小時的演說中,王老師深度解析民國時代,百年前的歷史風韻得以淋漓展現。

    縱觀本場講座,王老師主要從政治、經濟與社會風俗三個方面切入,結合一幀幀黑白相片與珍貴的文獻資料,為大家勾勒出一個較為清晰的民國形象。首先是政治狀況,民國時期政治方面最鮮明的特點便是混亂:清王朝步入末途,西方帝國主義虎視眈眈,資本主義力量異軍崛起,國內群眾也紛紛從封建文化中清醒……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新舊力量碰撞在所難免。王老師順著時間軌跡,從武昌起義說起,這場極具意義的革命,大力推動中華民國的建立。辛亥革命后,君主制度崩潰,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新的社會制度在舊中國的土地上誕生。處于嬰兒時期的各個革命黨派羽翼漸豐,對中華民國的建設與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從中華革命黨到國民黨再到中華大革命,從南京國民政府到東北易幟再到國民黨政權的交替,百年間中華民國政局動蕩、政權落后、軍閥混戰(zhàn)、特務橫行……固然民國的政治局勢不容樂觀,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卻也是進步的標志:革命派在混沌中沖擊舊體制腐朽的思想。

    至于民國時期的經濟,王老師主要從幣制改革與土地革命兩個方面入手。他以老照片為證,向同學們展示民國后期的法幣貶值給人民生活帶來的惡性影響,“一碗面要幾十萬”、“去下一次館子指不定就要兩三億”,真實的案例分享讓同學們驚嘆連連。隨后他又從幣制改革的背景、前因、積極作用幾方面細說開來。幣制改革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得到肯定,“舊的貨幣制度限制資金的流通,同時還使得我國的經濟命脈被日本抓住”。他引用民國銀行家陳光甫的發(fā)言作為論據,“抗戰(zhàn)之成功在于法幣,若無法幣,則革命之路將更為艱難”。他將幣制改革的積極作用一一列舉:穩(wěn)定金融市場、促進國內生產、增加外匯儲備、支持國家財政與打破日本的經濟侵略計劃。王老師肯定幣值改革對革命的推動作用。但在國民黨統(tǒng)治后期,由于軍事債臺高筑,加之政府腐敗嚴重,因此經濟瘋狂衰退。若說幣制改革推動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那么土地改革則是拉開中國農業(yè)現代化的序幕。按照時間順序,王老師將國民黨政府在土地改革上的進程逐步說明,最先推出的政策是“二五減租”,隨后“土地陳報”、《土地法》、“平均地權”以及“耕者有其田”的主張也陸續(xù)出臺。國民黨這一系列措施旨在減輕佃戶負擔,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但由于農村經濟的蕭條與地主階級的反對,加之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難以實施統(tǒng)計規(guī)劃,這些政策未能發(fā)揮出其真實效用。

    社會風俗方面,王老師僅選擇極具典型性的新舊婚禮對比來解說。革命前后的婚姻習俗發(fā)生巨大變化,由包辦婚姻走向自由戀愛,結婚年齡由十五六歲改為十八九歲,由三拜過門走向西式婚禮,“童養(yǎng)媳”、“一夫多妻”等舊習俗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文明婚禮”、“集體婚禮”。“社會風俗的變化慢于社會制度的進程,并不具有對等性”,王老師這樣解釋道,隨后又講,“這些細小的變化雖不能影響革命,但卻擴大了革命的影響力,同時也是革命的產物”。隨后他還對于國民黨發(fā)起的“新生活運動”做出簡單分析與點評:“國民黨發(fā)起這個活動的本質還是想要軍事化管理人民,但由于政府只要求人民而自身卻不踐行,這項運動便逐漸式微,流于形式。”

    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同學問道:“民國是一個好的時代還是一個壞的時代?”王老師對此回答道:“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總體上說,民國時期的政治或者經濟并不盡如人意,應該說劣大于優(yōu)。但我們不能因此否認它存在的意義。另外,這種動蕩的政治環(huán)境又導致民國時期藝術大師輩出,這一時期的藝術財富可謂相當豐富。”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百年前的云煙,見仁見智,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精彩的時代。

文:鄭昕怡  圖:李哲

編輯:系統(tǒng)管理員

責任編輯:系統(tǒng)管理員

  • 新浪微博
  • 微信朋友圈
  • 微信好友
  • QQ空間

回瀾閣

>

要聞